医疗事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麻醉就是打一针让你睡一觉关于麻醉的十 [复制链接]

1#

麻醉师在工作中记者郭尧摄麻
  醉就是打一针?事实是,这一针打深了打浅了都后患无穷。麻醉就是让你睡一觉?事实是,为了让你睡好至少要准备数十小时……现实中,许多人对医学麻醉都有各种误解。3月25日至29日是第三届“中国麻醉周”,记者近日走医院中心院区麻醉科,体验麻醉医生的工作,深度解密麻醉室的那些事。

误解一:麻醉医生都“话痨”

镜头:病人正在病房休息,穿绿色大褂的麻醉师进来,“身体怎么样?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什么药物,病情控制如何?能否爬楼、做家务?睡觉打不打呼噜,睡眠中有没有憋醒过?是否抽烟喝酒……”你说你当好麻醉医生就行了,这么“话痨”烦不烦?

真相:术前的“话痨”很重要。如果次日做手术,当天16:00至21:00之间,麻醉师会与病人见面,主要是为了掌握患者身体状况、麻醉耐受等情况并作出评估。通常,麻醉师看到病人第一眼,就可大致判断病人有无气管插管困难,如肥胖、短颈、小下颌、门齿前凸等,这些都可导致插管障碍,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麻醉师的提问看似无关紧要,却关切病人的生命安危。

误解二:麻醉医生爱吓唬人

镜头:问完病人,麻醉师要把家属拉到一边,拿出一张纸来,上面有对病人麻醉的评估,告知各种风险,最后要家属在麻醉知情同意书上签字。麻醉医生就会吓唬人,还能让人好好做个手术吧?拒不签字行吧?

真相:“填了知情同意书,术中出现意外,并医院可逃避责任。”如家属不签字,手术不可能开始。其实,麻醉师是在履行应有的告知义务,是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尊重。麻醉师不会夸大风险。知情同意书列举的,是麻醉面临的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果麻醉中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时存在过失,给病人造成人身损害或发生医疗事故,院方要承担相应责任。

误解三:麻醉对大脑有损害

镜头:“哎呀,大妹子!全麻对孩子大脑发育影响可大了,智力也会受影响,将来考学都是麻烦事……”病人家属对麻醉常有各种担心,其中之一就是认为麻醉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对大脑产生损害。

真相:目前的科研成果表明,全麻对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相对安全,如果有影响的话也只是短期的。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是否有不良影响,目前医学研究尚不明确。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发生麻醉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误解四:酒量大会“麻不倒”

镜头:病人问麻醉师:“我一顿喝一斤半白酒,是不是分解酒精快,麻不倒我?”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关心,别人打10滴能麻倒,我这酒量是不是需要20滴?或者根本“麻不倒”呢?

真相:医院麻醉科主任高成杰说,长期饮酒的人,麻醉药用量确实会偏大。在手术中会有麻醉深度监测,能更好控制药量,不过目前尚未听说过有“麻不倒”的病人。

误解五:偷偷吃点喝点没事

镜头:做手术前,医生都会告诉病人不允许吃、喝。医生前脚刚走,病人家属后脚就把巧克力、牛奶拿来了,“我这手术又不动在肚子上,吃点喝点有什么?做完了又不让吃,怎么受得了?医生就是嫌麻烦罢了。”

真相:麻醉师、医生在术前访视中,会反复叮嘱病人术前6小时禁止饮食,术前2小时内禁止饮水。但几乎每名麻醉师都遇到过偷偷吃东西的病人,这种“偷吃”行为会危及生命,“因为在麻醉诱导和苏醒中,胃里的食物可能会误吸进入气管,引发生命危险。”误解六:麻醉师打针挺疼

镜头:麻醉师毕竟不是护士,这护士打针多了,扎一下感觉不到疼。在手术室里,麻醉师打的那一针这么疼!看来毕竟不是“专业打针”的。

真相:医院的麻醉医师宋强说,一般是护士为病人打留置针,开放静脉通道输液,麻醉药物由此输入体内。如果术中发生危急情况,麻醉师会经这条通道给予抢救药物、输血补液等。麻醉师推注麻醉药物时会问“多大年龄了”“家在哪里”,两三个问题后病人就睡了。这能让病人放松心情,也是测试麻醉深度的方法。多数情况下并非氧气面罩使患者麻醉,而是推入的药物在几秒钟内生效了。至于病人认为麻醉师打针疼,应是在手术台上心情紧张、焦虑的生理反应,“毕竟那一针其实是护士打的”。

误解七:术后麻醉师就走了

镜头:开始手术,就是主刀医生和助手、护士的事了,麻醉师就离开手术室走了。他留在手术里也没用啊,又不用他动刀。持这种想法的人有很多,认为麻醉师把人“麻倒了”就算完成任务。

真相:手术开始后,麻醉师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