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是指对急危重症、创伤和意外伤害评估、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专业体系,其核心是急救过程中的急救措施和组织管理。
2.灾难医学∶是指因灾害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援。
3.心脏骤停(SCA)∶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
4.心肺脑复苏(CPCR)∶指心脏有效搏出功能停止后,以恢复心肺脑功能为目的的救助过程。5.潼溺∶又称溺水,是一种淹没或沉浸在液性介质中并导致呼吸损害的过程,由于罹患者无法呼吸空气,引起机体缺氧和CO2潴留,因窒息导致死亡。
6,中暨上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7.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重赛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
8,干性流溺∶呼吸道和师池很少成者方水吸入吹痉李导致经息。
9,创伤上是指机械性致伤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整性的破环或功能障碍。
0,中*∶是指有*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量而产生的全身性损害,分为急性中*和慢性中*两大类。
.急性中*土一定量的*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产生相应的*性损害,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
2,慢性中*∶长时间反复接触小剂量*物而引起的中*,起病隐匿病程长,已漏诊与误诊。3,院前急救∶指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实行的初步急救,实施急救的地点可以是家庭,公共场所,社区,野外等,施救者可以使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院前急救辅功人员,全科医生,公民或者公民本人。
4.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土是指急诊医学将院前急救,医院念诊室,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5.休克∶是集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显著下降,不能维持机体脏器与组织的正常灌注,继而发生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危急重症。
6.阿托品化∶即应用阿托品后患者出现意识好转,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湿罗音消失,瞳孔较前扩大,心率较前增快等表现。
7,胆碱能综合征;指出现流涎、大汗、瞳孔缩小和肌颤。
8,灾难医学∶是一门研究在各种灾难情况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保障的学科。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0,多发伤∶指同一致病因素,一个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
2,多处伤∶指同一致病因素,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22.复合伤∶指两种以上致病因素引起的损伤。
23,挤压伤;是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受重物长时间压榨或挤压后所造成的损伤。通常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液出,临床表现为受压部位肿胀、感觉迟钝或缺乏、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血症和一过性肌红蛋白血尿。
24.挤压综合征∶指在挤压伤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高钾血症与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则称为挤压综合征。
25.反应时间∶指接到患者呼救信息至急救力量到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为国际上用以衡量急救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化惯例,市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8分钟,郊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5~30分钟。
26,*金时间;指发生伤病后的前四分钟。
27,地震∶是指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而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8.氧合指数∶即PaO2/Fi0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人氧浓度之比,正常值为~mmHg。29,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临床综合症,为常见循环系统急症。
30.生存链∶用来描述VF所致SCA患者复苏时间重要性的一个四环接链。包括早期识别和启动EMSS,或者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呼叫20。早期由目击者进行CPR、电除颤,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火持。
中会医学